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5

175.后来,我又问

175.后来,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关于敬拜,他们说,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这时,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启示,他们说,启示发生在清晨,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在这种时候,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以及如何照之生活。当他们完全醒来时,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他们补充说,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

属天的奥秘 #4162

4162.“这样,拉

4162.“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表它们不是他的,也就是说,这些真理不是拉班的。这从“搜寻,竟没有搜出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就外在的历史意义而言,这些事的含义是这样:它们的确是拉班的,只是被藏了起来;但就内义而言,它们并不是他的。因为“神像或家中神像”表示出自神性的真理(参看4111节)。至于此中情形如何,也就是说,这些真理并不属于“拉班”所表示的良善,而是属于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可参看前面所述(4151节)。由此明显可知有什么样的奥秘隐藏在所记载有关神像的这些细节里面。
出自神性的真理之所以由“神像或家神”来表示,是因为那些属古教会的人以各种名称来辨别神性,也就是主;这些名称照着呈现在结果中的不同表象来描述祂的不同属性。例如,“沙代神”这个名称描述了主为人争战所在的试探,并且试探过后祂便赐予人益处(参看1992, 3667节) 。他们将主唯恐人凭自己进入信之秘密的看顾称为“基路伯”(308节);将通过答复所收到的神性真理称作“神像或家神”;他们还以特殊名称来称呼其它神性属性。
但他们当中的智者将所有这些名称都只理解为独一无二的主,而非其它;而简单人则为自己制作众多形像作为神性的代表,和它们的名称一样多。当神性敬拜开始沦为偶像崇拜时,他们就为自己塑造了众多神明。外邦人当中如此多的偶像崇拜也是由此产生的,他们又增加了这些神明的数目。但由于在古时,这些名称表示神性属性,所以有些名称就保留下来,如沙代,以及“基路伯”和“神像或家神”;在圣言中,它们表示所提到的那类事物。“神像或家神”表示出于答复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何西阿书(3:4)明显看出来。

属天的奥秘 #3412

3412.“在他父亲

3412.“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凡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表示那些拥有认知或知识的记忆知识,或说知道宗教概念的人不想知道来自神性的内层真理,因而抹除了它们。这从“井”和“塞住”的含义,以及“非利士人”的代表清楚可知:“井”是指真理(2702, 3096节),在此是指来自神性的内层真理,经上说表示真理的这些井是“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因为亚伯拉罕代表主的神性本身(2011, 2833, 2836, 3251, 3305节);“塞住”是指不想知道,因而是指抹除;“非利士人”是指那些只拥有认知或知识的记忆知识,或只知道宗教概念的人(1197, 1198节)。
现在论述的主题是属于较低层级的真理表象,它们能归于此处非利士人所表示的人,就是那些拥有认知或知识的记忆知识,或专注于宗教概念的知识之人。至于来自神性、被那些被称为“非利士人”的人抹除的内层真理,情况是这样:在古教会和古教会之后,那些很少考虑如何生活,却花大量精力学习教义,并随着时间推移,甚至弃绝生活事物,而是承认信之事物(这信与生活分离)为教会的本质要素的人就被称为“非利士人”。结果,他们根本不重视仁之教义事物,从而抹除了它们;而在古教会,仁之教义事物是教义的主旨或全部。相反,他们吹捧信之教义事物,视其为整个宗教。他们以这种方式脱离了仁爱的生活,也就是脱离了作为生活主旨的仁爱,所以比其他人都更被称为“未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表示所有缺乏仁爱的人,无论他们多么精通教义事物(2049e节)。
那些如此脱离仁爱的人也远离了智慧和聪明,因为没有人能在真理方面变得智慧、聪明,除非他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仁爱。事实上,一切真理都来源于良善,并关注良善;因此,那些没有良善的人不能明白真理,甚至不想知道它。在来世,当这些人远离天堂时,亮白如雪的光有时会出现在他们中间;但这光就像冬天的光,它因缺乏热而产不出果实。这也解释了为何当这些人接近天堂时,他们的光就变成漆黑,他们的心智则变成类似这漆黑的某种东西,也就是愚蠢;或说他们的心智也陷入阴影,换句话说,陷入恍惚。由此可见,“那些只拥有认知或知识的记忆知识,或说知道宗教概念的人不想知道来自神性的内层真理,因而抹除了它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